若能再引申一步,谈及此举乃‘孝道’体现,旨在避免父母担忧,那便可归入良好之列。
李彻的标准还是很宽松的,只要不是答出‘你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这等抡语答法,都可以得分。
开头的五道墨义,皆属此类基础,意在筛选出那些真正读懂了书的学子。
然而,李彻的诚意也仅限于此了。
从第六题开始,画风陡变。
他笔下的题目,开始跳出经义的藩篱,直指现实。
例如:“若你所治之县,四季分明,却因连年耕种致地力贫瘠,当劝农种植何种作物以养地力?”
此题看似寻常,实则是一道隐藏的常识题。
农业乃是国家的根本,如今的大庆还是个农业国家,即便是把奉国单独摘出来,也顶多算个半工业国家。
那些只知诵读‘治大国如烹小鲜’,却分不清麦苗与韭菜区别的学子,在此题面前必然抓瞎。
唯有对农事稍有了解者,方能答出种植大豆等豆科植物,利用其特性滋养土地的正确答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