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彻脑子里有原主的记忆,对四书五经也有所了解,但距离儒学大家可差的太远了。
所以经义还是要交给陶潜、文载尹这些大儒来出。
而策问则不同,相当于后世的申论或政策分析论文。
考官提出关于经史、时政、治国方略等方面的实际问,要求考生发表见解,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如何治理黄河水患、如何整顿吏治、如何防御边患等。
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的政治见解、治国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面的广度,也是科举考试中最高层次的题目。
李彻思考片刻,提笔写下【如何开民智?】的考题。
至此,一份副卷便编纂好了。
李彻阅览了一遍,十分满意,感觉这套卷子比主卷更好,或许一个月后用这套卷子也无不可。
他将卷子卷好,用印泥封住,随后起身藏在身后书架的暗格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