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魏公府。
一场私下里的会议,从傍晚时分持续到了深夜,而会议的主题,是河北嗣君之位的归属。
在这场会议中,邺中的重臣纷纷道出了各自的念头,早就押宝的重臣,更是站出来为投注的公子摇旗呐喊,只为求得攀龙附凤,获从龙之功。
其中,田丰、沮授二人,以公心而论,不偏不倚,认为应当由袁谭出任嗣君,盖因袁谭是长子,纲常之下,长幼有序,嗣君的位置理应归属袁谭。
倘若因为贤与不肖,而将嗣君之位归属于幼子袁尚,袁谭和袁熙多半心中会不服顺,就算强压着袁谭和袁熙点头应下,但祸根已经埋下,冀州将无有宁日也。
此中还有重臣站位袁谭,如郭图、辛评等人,不过这些人主张立袁谭为嗣,并非出自公义,也不是怀有公心,而是他们早就和袁谭捆绑在了一起,和袁谭休戚与共,自然不愿见到嗣君之位花落他人之手。
所故郭图和辛评出席畅言,附和田丰和沮授的言论,认为应当由作为长子的袁谭出任嗣君,一来即是合乎纲常,二来少有非议。
袁尚坐于袁绍身侧,他面色板正,默然不语,只心中暗暗记下发出反对言语的声音,于中挑选出归效他的臣子,好在日后掌控河北大权,对这些铁党进行拔擢和恩宠。
而一众重臣中,审配和逢纪出首为袁尚说项,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不宜因长幼的顺序而择选庸人,舍弃贤人,让袁绍为河北计,宜乎以袁尚为嗣君。
为此,审配和逢纪,同郭图、辛评等怀揣私心,谋立袁谭的人争论了起来,言辞慷慨,语气凝炼,声声落入了袁尚的耳中,袁尚在心底为审配和逢纪大大的记上了一笔功劳。
“论乎纲常,当立长公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