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趁热打铁道:“所故我唯有效仿晋文,出奔在外,以求一线生机,而河北之地,青州为我旧时所治之地,是故我奔往了此地。”

        “那兄长接下来作何打算。”高干问起了袁谭下一步动作。

        袁谭目光聚焦,眸色明亮,他微微偏向邺城的方向:“张布檄文于河北,声明阿尚篡逆之举,不孝之行,同时我将召集四方忠义之士,引军攻伐邺城,夺回合该归属我的一切。”

        说到这里,袁谭目光和高干对上,他许下诺言:“元才,你才志弘邈,文武秀出,理当大用,倘若我来日攻下邺城,讨定群逆,当以尔为冀州牧。”

        冀州牧!!!这三个字入耳,高干眼神顷刻间明亮了起来,河北之重,首在冀州,冀州户口既多,又是一处富庶之地,比之青州刺史、并州刺史,不知好上多少。

        往岁因冀州之重,袁绍多兼任之,不将此等重地与人,而如今袁谭搬出冀州牧的官位,高干自是心动了起来,他拱手表露忠心:“兄长,干束发以来,未敢行不忠不义之事,今次少公子悖逆,干当同兄长一起,合力讨伐群逆,还河北一个晴朗。”

        “善,大善。”袁谭紧紧拉着高干的双手,他神色动情道:“得元才相佐,推而思之,群逆当不足定也。”

        野外非是论及大事的地方,袁谭和高干携手进入了平原县,开始为扫清邺城的群逆做起了谋划,经过一番细致的商议,二人开始行动了起来。

        首先,做大事必须有个名头,尤其是以地方对抗中央,袁谭以袁尚篡逆,他这位长公子将行下正举、克定群逆的意思,写出了一封文采飞扬、辞气慷慨的檄文,同时命书吏抄写了百余封出来。

        接下来,袁谭安排人手,将这些檄文发往平原郡周近的郡县,如河间、渤海、巨鹿、魏郡等地,将袁尚一系列劣举声扬出去,将自己打造成正派的面目。

        不数日间,冀州和青州之地,关于袁尚篡位,行下不轨之事的消息,传的是沸沸扬扬,且流言传播之间,不免有些失真,也是袁谭麾下间细故意为之谬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