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考验耐心和眼光的活,但刘璋有的是耐心,而他的眼光,有着一众谋士的参赞,想来他不会错过什么良机,就算错过了,如今天下纷争,四海不定,良机总还是会再度出现的。
这段时间,就先将目光放到内部的治政,刘璋下了决定。
建安七年,在这个刘璋穿越汉末的第九个年头,他通过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爬,成功的登上了宇内第一诸侯的宝座,实力之强,势力之大,无有诸侯能够匹及。
向西,西域诸国莫不宾服,丝绸之路再度打通,丝绸西去,金银东来,而获取到的大量金银,加上南中开发出来的金银铜铁矿,给到了刘璋大规模铸造钱币的底气。
说来自从董卓铸造小五铢钱,用于收揽民间之利,于是钱法大坏,五铢不通,百姓们放弃了使用钱币,退步到以物易物的莽荒时代,而其中,布帛和粮食是主要的易物手段。
可是市场范围下,没有一个监管者,往往是劣币驱逐良币,越是良心坏的,越是能够在市场横行,于是乎,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薄的布帛,以及陈年老米和为雨水浸湿不能食用的米麦。
钱币废了,以物易物这条路也近乎走不通了,市场交易近乎停滞,然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没有了一个靠谱的市场,商人绝迹,对于国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自从入主关中后,刘璋很是重视铸币一事,通过手头上大量的重金属,他铸造了‘建安通宝’,大批量投放到市场,且宣明建安通宝可用于缴纳赋税,是为官府认可的货币。
在官府的主导下,加上建安通宝有着足够的分量,精良的制作,于是乎,建安通宝逐步替代了布帛粮食的货币属性,市场上,商人执钱币交易,不再依赖以物易物的落后手段,市场越发活跃了起来。
而越发活跃的市场,频繁的交易,对于抽取商税的幕府来说,便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幕府可以从市场中征缴到不菲的赋税,用于幕府的日常运行消费当中,府库赖之充实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