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略带颓唐的语气起了个调子。
“师君,蜀军已据定军山,并且根据斥候回报,有大部蜀军正在赶来定军山的路上……蜀兵人多势众,加之居于定军山上,兵法云:‘凡军好高而恶下’。蜀军一则兵力优于我军,二则占据了地利,恐实难相抗衡……”
有人开了个坏头,张鲁手下的文武见到张鲁未曾驳斥,只是沉默着,不免有人带着投机的心理,以为张鲁胆气已丧,因此继续补充道。
“王祭酒所言甚是,蜀军势大,我军势弱,前者以阳平关天险,我军方能同蜀军抗衡一二……如今蜀军占据定军山,兵锋所指,汉中皆在蜀军的攻击范围内,我军兵少,岂能处处皆防,又岂能防御的住。”
这一局势分析的话过后,文武们互相目视,各自的点着头,并发出应和的声音。
“说的不错。”
“是这个理,没得打了。”
起初开口的王祭酒在一众文武的应和声下,他的胆气越来越壮,在没有察觉到张鲁的面色越来越黑的情况下,他大大咧咧的出席劝谏道:“师君,我军胜机实是渺茫,再者以汉中一地对抗巴蜀实是不智,当今之计,莫若降之。”
“莫若降之?”张鲁终于发声了,他的语气淡然,听不出有什么不快,只能算的上简单的问话。
王祭酒见到张鲁回应,并且听张鲁的语气并不怎么抗拒投降,他的兴致不由高昂了起来,若是他能作为首倡之人,劝说张鲁归降刘璋,那日后这段故事传入刘璋的耳中,他自然是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傍身。
王祭酒往前踏了一步,他拱手言道:“正是,师君,一则尊夫人如今在成都,师君虽是同刘益州不睦,刘益州亦未因此怪罪尊夫人,可见刘益州为人宽宏,师君今则降之,想必可以母子团圆,全母子之孝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