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孝直在,吾不复忧河东也。”刘璋肯定了一句。

        第二日。

        刘璋同法正分别,他西行了一段路程,来到了河东盐池-——盬盐池。

        《汉书·货殖传》:‘猗顿用盬盐起,邯郸郭纵以铸冶成业。’猗顿本是春秋时鲁国人,年轻时穷困潦倒,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后来问术于范蠡,学得了商贾之术,返回河东后经营有术,成为了一代巨贾,留名后世。

        而今猗顿赖以发达的河东盐池,却是掌控在了刘璋的手里,成为了刘璋供给军需、充实府库的一条门路。

        望着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行十六里的河东盐池,池水犹如玉带横亘在中条山北麓,一眼望去,碧波万顷,银光闪闪,刘璋面上露出欣然之色。

        食盐作为一种矿物结晶,是人类及动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人如果几日不吃盐就会浑身无力,身体变的虚弱,各类疾病随之而来,乃至于濒死。

        所以盐和同样不可或缺的铁,成为了大汉朝廷用来增收税赋的一条利器,毕竟是个人就得吃盐,人人都逃不过买盐,而官府专营盐铁,就可以藉此剥削百姓,从百姓手中获得大量财货。

        虽是此举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但逢着乱世,战事频发,单靠田税口赋却是难以支撑,刘璋也不得已将手伸到盐铁上去,通过盐铁来收敛财货,补充军需。

        ‘且苦一苦百姓。’刘璋露出和某位不粘锅同学一样的念头,这时节,如果不去苦一苦百姓,而是轻徭薄赋,产出不足以供给军需,到时候军心涣散,那就等着为他人所攻灭,落得个身死国破的下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