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爷没等她说完,就笑着摆了摆手:“赊账怎么不真实?我爹那时候就这么干!”

        他从柜台下搬出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几本泛黄的账本,翻开其中一本,指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说:“你看,1989年3月,王阿婆赊了4块5的茶钱,5月她儿子来还的,还多给了5毛,说谢谢我们照顾老人。”

        账本的纸页已经脆了,上面的字迹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却真实地记录着几十年前的茶馆日常。

        林晓禾连忙拿出手机拍照,指尖因为激动有些发抖。

        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还有盖碗的事,”一位姓周的老茶客端起桌上的青花瓷盖碗,轻轻刮了刮碗盖。

        “我们老茶客都用盖碗,说这样能闷出茶香。但现在游客多了,有的年轻人嫌盖碗麻烦,茶馆也会备玻璃杯,这不矛盾啊。”

        他指着柜台边的柜子,“你看,里面既有盖碗,也有玻璃杯,看客人习惯来。”

        林晓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柜子里果然整齐地摆着青花瓷盖碗和透明玻璃杯,还有几个印着茶馆logo的纸杯。

        杨大爷补充道:“我给你拍张照片,你下次写的时候,把盖碗和玻璃杯都写上,再说说老茶客和年轻人的不同习惯,读者就明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