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舌尖上的矛盾
入夏后的皇城,褪去了春日的料峭,多了几分燥热。
却也因街巷里飘散开的各色香气,添了无限生机。
自铁路网渐次铺开,户籍枷锁被朱雄英打破后,南来北往的商贩如溪流汇入江海,带着家乡的手艺扎根皇城。
如今走在朱雀大街、崇文门一带,耳畔是此起彼伏的吆喝,鼻尖萦绕着甜、咸、鲜、辣的交织,那股子鲜活劲儿,是往年皇城从未有过的。
江南来的王二,原是苏州府的小货郎,靠着一手蟹黄汤包的手艺在平江路小有名气。
听闻皇城商机遍地,他揣着积攒的五十两银子,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赶来。
他的摊位选在东华门附近的一条小巷口,每日天不亮就起身。
将前一晚挑拣好的活蟹蒸熟,小心翼翼地剔出蟹黄蟹肉,再拌上猪五花肉馅,加葱姜料酒调味,最后用发得松软的面皮包裹,捏出十八道褶子。
待辰时一到,蒸笼掀开,白雾裹挟着鲜美的香气直冲云霄,路过的行人哪经得住这般诱惑?
“客官,刚出锅的蟹黄汤包,一两银子六个,咬开小心烫嘴!”王二的吆喝带着江南口音的软糯,不一会儿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