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才在杨凡侧面坐了半个屁股,小心翼翼的陪着说话。

        市井里的买卖人,看人的眼睛是很亮的。毕竟接触人多,经历的事情多。开门迎客,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杨凡这些人,一进来就看着气宇轩昂。人人都高大强壮,马匹也神俊的不像话。他在京里做生意这么多年,就没看过这么好的马匹。

        这些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他得小心翼翼的陪着。

        “咱们大明都有什么酒水啊,您给我说道说道。”

        今天难得接地气,在这种小铺子吃个饭。顺便也了解一下大明的民生和百姓的生活。杨凡最喜欢了解底层小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

        “您要是问我酒水,您可是真的问着了,我家是太祖的时候从南方迁来的,我兄弟五人,我是老幺。大哥继承了酒铺子,我们四个就各自开些小吃,养家湖口。说起酒水那是如数家珍啊。”

        杨凡点点头,酿酒要用粮食,了解酿酒业是了解农业生产的一个特殊角度。

        “咱们这条街上,山东之秋露白、淮安之绿豆、括苍之金盘露、婺州之金华、建昌之麻姑、太平之采石、苏州之小瓶,都能买到。还有上好的山西汾酒。高粱酿酒就是本朝开始的,别看这高粱是杂粮,但是酿出来的白酒,有甜味,口感好。”

        “京畿的高粱种植的多吗。”

        “以前少,这几年逐渐的增多了。高粱这东西又抗旱,又耐涝。幸好种高粱的人多了,这几年大旱下,还能有原料酿酒。”

        高粱植株高大,根系深,平时多储存水,干旱时可以扛过去。百姓也不傻,连着干旱,谷子、黍子都产量太低,自然就改种高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