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文化同化,教化安边

        在摇曳的烛光下,蒯通铺开绢帛,提笔蘸墨,开始向刘盈书写一份至关重要的奏章。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凉州,李左车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两份来自帝国西陲最高军政长官的奏章,穿越关山万水,几乎同时抵达长安,摆在了刘盈的案头。

        奏章中,二人首先详细汇报了阿提拉势力试图通过煽动民族对立进行渗透破坏的阴谋及其被挫败的经过。

        他们都指出,这次事件虽然被轻易化解,却暴露了一个深层次的隐患——汉胡文化隔阂与认同缺失。

        蒯通在奏章中写道:“陛下,胡汉之别,根植于语言不通,习俗相异,教化未行。”

        “今有奸邪稍施小惠,散播谣言,便能利用此间隔阂,虽如螳臂当车,顷刻覆灭,然其隐患犹在。若他日再有类似之事,或遇天灾人祸,民心不稳之时,此等言论未必不能蛊惑部分愚昧之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禁不如化。”

        李左车的奏章则更加直指核心:“陛下,凉州、西域,新附之地,民心思定亦思变。”

        “欲使此地永为汉土,非仅凭律法与兵威可以长久。唯有兴文教,立庠序,使胡人子弟学汉家言语,读圣贤诗书,明忠孝仁义,方能使彼等从心眼里认同自己为‘汉人’,而非‘胡虏’。”

        “当其文化与中原一体,则利益自然与共,纵有外邪煽惑,亦如清风过耳,难动分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