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理解诸葛哲的担忧,对于一个新建立的王朝而言,确立继承人确实是稳定人心的重要一环。

        但是......他心中也自有考量。

        首先,他自己如今不过二十出头,年富力强,身体康健,大概率不能说嘎就嘎了。

        远未到需要考虑身后事的时候,不必如此急切。

        其次,长子李承虽然聪慧稳重,小小年纪已显露出不俗的气度,颇有几分人主之相,但他终究还是个孩子。

        过早地将储君这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引来无数的关注乃至敌意,未必是好事。

        他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李承乾的覆辙,没有一个完整童年的孩子,心思是不健全的。

        在他看来,等孩子们再长大一些,或者成年之后,再根据他们的品性和能力来确定储君人选,也为时未晚。

        而且,没准李承压根就不想继承皇位呢。

        大庆未来的皇帝可未必是什么美差事,未来的李彻既要削减世家,也要削减皇权。

        当然,李彻也明白,诸葛哲提出此议,完全是出于公心,而不是为了争一个从龙之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