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彻闻言,也不禁心中讶然。
自己到底是小瞧了古人的洞察力,竟能从逻辑结构中,察觉到这套制度所承载的跨时代经验。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示意霍端孝继续说下去。
诸葛哲顺势接口道:“正则所言极是,此制之精妙,旷古未有。”
“此制虽好,但也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在我大庆立刻推行开来啊。”
“哦?”李彻皱了皱眉,“这是为何?”
“科举制核心在于公平选才,打破世家垄断,如今世家势微,难道不是正合时宜?”
“陛下,”诸葛哲苦笑着解释道,“此制从底层选拔人才,理念无疑是正确的,长远来看,确能将天下英才尽数网罗。”
“可问题是,如今的大庆,没有那么多‘人才’可供选拔啊。”
他摊开手,道出了一个冰冷的现实:“莫说是人才,便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数量也远远不够。”
“书籍、知识,乃至教书授业的先生,十之八九都被世家大族垄断。乡野百姓,终日为温饱奔波,能认得自己名字已是难得,大字不识一箩筐者比比皆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