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定抢在津曲红生最后的疯狂前,自己来结束这一切。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在临终前,会突然把音阶变成德语。

        甚至于,他一定要让绚音死在弦三郎后,也是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在临死前,可以清楚地说明这是严谨的顺序。

        毕竟,自己已经提出了顺序,就不会有人去想其实案件本身并非同一个凶手。

        甚至于,就连案件每一话的标题,似乎都在暗示。

        本案第一话叫前奏曲,因为恰好在本话结束的时候,出现火灾,即第一个羽贺响辅杀死的受害人,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第二话叫狂想曲,按照音乐术语定义,狂想曲对应的是一种幻想性格的器乐曲,形式自由,不拘泥于固定结构,常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带有英雄气概和民族特色,即羽贺响辅从火场救出绚音的英雄行为。

        第三话叫安魂曲,字面意义上解释,是羽贺响辅演奏的安魂曲,同时也暗指还有下一个死者绚音的安魂曲。

        第四话叫即兴曲,即兴曲的即兴实际上表示作曲当下创作者的灵感和乐想的自由与偶发性,这里可能指的是柯南在这一话获得了破解案件的灵感,也可能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因为即兴曲常因见词生义常被认为具有一种随兴和即席演奏的特征,但是实际上多有一定的结构与形式,进而暗指案件深层存在的联系,对应即兴曲看似混乱,其实有结构和形式。

        到了第五话,就很奇怪了,明明是解谜章,却叫幻想曲。

        幻想曲在音乐上,其实才更贴近于我们理解中即兴演奏的“即兴曲”,它最初来源于即兴创作,因此它的形式很少符合任何教科书中所提到的音乐形式(本案的解谜不符合大多数推理的解谜形式),巴洛克时期的一些弦乐音乐也被称为幻想曲,有部分作品的特征是快速的赋格片断与慢速的片断交替,有时不和谐的和弦(本案里主动提及不能忍受不和谐音,却反而是幻想曲的特征,那么是否有可能是在表明,不和谐的和弦本身才是问题的关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