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关东州郡上的地方诸侯,都对关中的事情视若无睹,不在乎天子受辱于李傕、郭汜,不在乎黎庶蒙难于凉州群贼,一个两个,都未曾做出勤王的举动,只念着互相争斗厮杀,置天下大义于不顾。

        往日刘备多有拯救关中黎庶的心思,只奈何力弱兵少,无济于事,如今见着同宗刘璋兴义兵讨贼,他自是开怀在心。

        逢此快事,当大醉一场。

        刘备升起了大摆酒宴的心思,然而现在不是举行酒宴的时候,淮南的那位袁术,那位四世三公的公子,因为一己之贪念,发兵攻打徐州,还需要他去应对。

        “袁术遣兵两万,正兵向我徐州,我思当引兵在盱眙、淮阴据之,不使术兵踏足徐州地界。”刘备开篇点题,表明了要同袁术抗衡的决心,同时他点明了两处需要据守的重镇。

        盱眙和淮阴。

        盱眙位于淮阴西南,除了西面临淮河外,全境皆为低山丘陵。蕲水由西北而来在其对岸入淮,而盱眙城建在山上,背靠绵延起伏的山岗,面对滔滔不绝的淮河和一望无垠的淮南平原,守战之势十分有利。

        淮阴东近大海,南接平原,北临淮河。来自中原的汴水在彭城入泗后,东南流至淮阴附近入淮,引江北流的中渎水也在其东侧的末口注入淮河,作为从中原通向江南的水运干线,淮阴的重要可想而知。

        陈登闻言点头称意,他出席道:“使君所言甚是,只需守御住盱眙、淮阴二县,袁术自然无可奈何我徐州,对我徐州唯有叹息而已。”

        “不知使君遣何人据守盱眙、淮阴。”糜竺拱手询问了一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