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荀彧赞了一声,他对那位未曾蒙面的益州牧刘璋赞了一句。

        “李郭造逆数载,为祸不小,只是操过去方忧于兖豫,无力征伐,如今有益州牧刘璋为国讨贼,真乃快事也。”曹操感慨了一声,他对如今李郭败亡窜走的结果很是开怀,毕竟他眼下多少还是心向汉室。

        “想来不久便可收到李郭受戮的消息了。”荀彧展望了一下未来,也是他内心的推测,如李傕、郭汜等辈,不过匹夫尔,而追随李郭的人,大多是无忠无义、贪财好利之徒。

        因是如故,现下李郭败走,二贼手下的将校,当是不会忠心耿耿的效命于李郭了,而是有拿着李傕、郭汜的人头领赏的打算了,李郭就算想逃,又哪里能逃得掉呢?

        “然也。”曹操点了点头,他也认为李郭早晚会落得身首异处的境况。

        商谈至此,曹操忽是想起了一件事,他神色不免有些伤怀:“志才亡故,吾少一大助力也。”

        戏志才,是他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只是在他前往雒阳迎奉天子返回许都的路上,却是听闻到了戏志才亡故的消息,现下想来,他不免感伤于肺腑之中。

        荀彧闻言,他自是也伤怀了一二,戏志才是他进于曹操的筹画谋士,同他的关系也很不错,只是不想竟是早夭矣。

        不过荀彧在曹操返回许都的时候,寻到了一位能比肩戏志才的筹画谋士,他拱手言道:“前者收到明公文书,于汝、颖之间寻一奇士,继之以志才之任……今者彧已寻得,其人出身颍川阳翟,姓郭名嘉,字奉孝,智谋略不出世,可助明公成就大业。”

        “既是文若所进,我当早早见之,明日可引见于我。”对于荀彧的识人之能,曹操是非常信任的,他热切了一句,希望早早的见到荀彧口中的郭嘉、郭奉孝。

        “诺,明日当引见于明公。”荀彧恭声道了一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