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刘璋好声好气的问询,并没有因为他出言阻止而动怒,赵戬放下心来,这位大司马确是仁德之君,不同于他辈。

        赵戬驾驭着坐骑向前数步,稍稍接近了一些刘璋后,他随即下马拱手言道:“在下赵戬,字叔茂,昨夜初至长安,今有心腹之言,望明公一听。”

        赵戬没有第一时间道出他的见解,而是先铺垫了一句,随即他方才出言道:“明公兵发关中,诛凶讨暴,是为了汉家社稷、天下苍生也,今者李傕、郭汜受戮,祸首已出,自是一件大喜之事。”

        “然则。”赵戬话头一转:“当此之时,明公急于入主长安,却是忘了上告宗庙社稷和抚恤遇难忠烈二事……今者明公即是讨定李傕、郭汜,安集关中,当应亲身前往上告高皇帝之山陵,使先祖有知也,其次如故司徒王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等忠烈,为汉家尽忠效力,不及保全自身,此等忠烈,未得血食,明公岂能不恤之。”

        ‘有识之士,关中不乏英士。’面对赵戬的直言进谏,刘璋心头赞赏了一句,这正是他所想要的进言,上告宗庙先祖这种事情,他自己一个外藩宗室主动去做,多少有些刻意,若是有人进言,他有了台阶,顺着台阶而下,那他便可做的顺其自然。

        “卿言是也,璋却是少虑,此二事,我自当行之。”刘璋点了点头,他从善如流。

        与此同时,刘璋麾下一众文武,多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其中彭羕是连连点头,他起初对赵戬还有些不爽,可如今,他对赵戬生出了些许敬意,毕竟赵戬所言乃是正理。

        这便是彭羕,对有才华的人,他是以礼相待,对卑浅之士,他则是鼻孔朝天、眼皮翻转。

        接着刘璋下了马,他上前来到赵戬身前,伸出手拉着早早下了马的赵戬:“卿是昨夜至此,我竟是未即相见,有失待贤之意,还请卿宽恕一二。”

        “明公此言,教戬惶恐。”赵戬闻言立即谦逊了一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