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拣选清正的官吏,还要时不时的去监督下面官吏的行径,发现这些人中的害群之马,不使他们肆意妄为,瞒上欺下,惹得叟夷谋反后,他们拍拍屁股走人,倒是将官府拖下了水,去替他们擦屁股,平定叟夷的叛乱。”

        刘璋给出了应对的法子,一方面在源头上挑选清廉的官吏进行任命,另一方面做好对这些下面这些官吏的监督。

        当然,这不是他说一两句话,下面就能办好的事,怎么挑选清廉的官吏,怎么对官吏进行有效监督,得需要一步步的摸索,一步步的去实践,最后完成制度上的建设。

        “至于那些好乱乐祸的叟夷渠帅,若是我汉家好生相待,彼辈仍是一意孤行,兴风作浪,当是捣其巢穴,灭其种类,以震慑百蛮,让一些心性险峻的叟夷渠帅知道,惹怒大汉的后果。”

        这是刘璋已经做过的一件事情,越嶲郡谋逆的叟夷高氏一族,族内的丁口皆被刘璋用断头台斩杀于邛池的岸边,当时刘璋招来了一批越嶲郡的叟夷渠帅观礼,这些叟夷渠帅看着看着,就对着刘璋跪拜而下,头埋的深深的,屁股翘的高高的,同刘璋看过的水浒传中宋江跪拜的样子一模一样,皆是敬畏到骨头里的跪拜。

        应和着高颐,说完一番话的刘璋,续而拿起了酒勺往高颐的杯中添上了一杯酒水,给高颐润一润嗓子。

        饮下一杯酒水后,高颐说起了关于南中大姓雍氏谋逆的原因:“雍氏一族,是高皇帝时所封的什邡侯雍齿之后,孝武皇帝元鼎五年的时候,雍齿的孙子雍桓因酎金失侯,失去了爵位,为求生活,刚好孝武皇帝开括西南夷,于是举族迁徙到了益州郡,雍氏来的早,族内人口众多,称得上益州郡第一豪族,雍氏族人常常因为酎金失侯一事耿耿于怀,所以雍氏谋逆,其实没有什么意外的,只是恰巧在明公手下举兵了。”

        刘璋点了点头,只是他在想,除了酎金失侯一事外,只怕雍氏谋逆,和雍氏的祖先雍齿也有关系,雍齿和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就不怎么对的上眼,起初雍齿和刘邦有旧,雍齿跟着刘邦一起反秦,刘邦也委以他重任,让雍齿驻守起义军的老窝丰邑。

        没想到雍齿看刘邦不爽,不愿屈居其下,竟然背叛刘邦投靠了魏国,刘邦没了老窝相当狼狈,只得回攻,却两次攻城都失败了,最终只得投靠项梁,向项梁借兵才拿下丰邑,失败的雍齿逃往赵国,加入赵王歇麾下,再后来刘邦西击秦,势如破竹,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雍齿又厚着脸皮回归了刘邦集团。

        刘邦几次想杀了雍齿,都因为雍齿立有功勋,所以作为纯纯政治动物的刘邦就没有下手,后来为了在功臣们面前立个典型,安抚一众害怕自家不能封侯的功臣,刘邦咬着牙封了仇人雍齿为什邡侯,雍氏一族就迁居到了益州广汉郡的什邡县居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