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春耕在即,道路两旁正是一派老农忙碌的景象,春日不种,秋日就无收,节气一到,北方不管何处,都将挂上同样一副画面。

        刘璋前面刚刚从长安动身时,道路两旁也都是忙碌的农人,农人忙着翻耕土地,忙着引水灌溉,忙着洒下粮种,为夏收做着准备。

        不过刘璋这位主君却不似去年一样,在田地中亲耕做个表率,而是踏上了前往河东的道路,置下长史王商和主簿荀攸留守长安城而已。

        而其中的缘故,在于刘璋打算亲自巡视一番河东,拉拢河东的士民之心,河东作为关中的门户,实在太过紧要了。

        车马行进,一路奔波不停,刘璋在数日后赶到了安邑,而此刻的安邑城外,河东数得上名的官吏、名士,纷纷离城数里迎接起了刘璋,表示出一副热烈欢迎的态度。

        当刘璋的车驾缓缓停下,河东太守王邑,领着河东的一众僚属,齐刷刷的拜倒在地,向刘璋施以大礼。

        “臣等见过明公。”众人似乎做过彩排,这一句敬语说的是分厘不差,称得上是异口同声。

        “卿等不必多礼。”刘璋做出一副礼贤的姿态,上前将河东太守王邑从跪拜的礼节中扶起。

        同时刘璋打量起了王邑的相貌身形,作为大汉的官员,能做到两千石的禄位,王邑的形象经过了官方的筛选,脸型正派,眉目端庄,身形笔挺,气势冲然,自有一股子名士派头。

        “请。”刘璋反客为主,邀请王邑同他一起坐上马车,和王邑同乘往安邑的方向而去,当下这离城数里的野外,终不是谈话的好地方。

        不多时,刘璋同河东上下官吏来到了安邑县寺,依次分主客坐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