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坐拥河北和中原,袁绍拥天下州郡十有六七也,而后或是南下荆扬,或是西入关中,王霸之业唾手可得也。”
“只是,明公而今有大名垂于天下,世人皆谓为光武在世,恐是袁绍会因此生出忌惮之心,绸缪关中为先,是故攸有七八分的把握,袁绍或将先关中而后兖豫。”
“先关中而后兖豫。”刘璋点了点头,为盛名所累,恐怕他要先被袁绍集火一波:“当下河东的防务看来要好好修缮一波,不然河东无备,为袁军拿下,关中将多忧也。”
荀攸应了一声:“河东防务是需要好好整顿一二,不过袁绍为人好谋寡断,对于是西入关中还是南下兖豫这件事必然犹豫良久,一时间不得猝发,可静观其变。”
接着荀攸拱手进言道:“臣意来岁春日,即征河东太守王邑入关中,以法正代之,河东重地,非心腹良人不可,此外河东甲士需要增补,当不得少于万人,另外高筑墙、深挖沟,都是需要一一去做。”
“当如卿言。”刘璋表态同意,荀攸的条陈都是料敌于先的建议,提前准备的好,日后忧患就少了,若是没有准备妥当,待到袁绍大军临境,将不知以何御之。
入夜。
官署的左厢,刘璋用手指轻轻揉捏着手上洁白的棉花-——当今之世称谓为吉贝的物体,而刘璋面前的案几上摆满了吉贝,这是张裔从交州寻觅来的棉花种子第一岁的产出。
‘不尽人意。’刘璋摩挲着手上的棉花,一来棉花的纤维似是有些细腻,不如后世的棉花厚实,二来一亩地的棉花产出有些少了,比不得后世的亩产。
不过考虑到后世的种子乃是经过一代代的筛选,一代代的培育,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才有的良种,刘璋对于当下的收获,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少。
有了棉花,刘璋思忖起了配套的工具,首先需要取棉籽的器械,然后是弹棉花的器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