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兜兜转转数年,黑山义军最终还是要回到山野中。”常山郡的山水入目,张燕的神色有些颓唐和不甘。
张牛角,是张燕早年的渠帅,那时张燕因世道浑浊、民不聊生的缘故,追随张牛角打算做一番事业,淘洗淘洗如今黑漆漆不见五指的世道。
后来张牛角在攻打瘿陶时不幸为流箭所射杀,临死之前,张牛角将义军托付给了张燕,并叮嘱张燕壮大黑山义军。
可经过张燕数年折腾下来,黑山义军不仅没有壮大,反倒是越发的衰落了起来,这让张燕认为有负张牛角临终前的叮嘱和托付。
自不必提,而今张燕一伙,更是要和义军初创的时候一样,在太行山中转战求生,不得大展宏图,谋求大业。
在山岭上站着一段时间后,张燕收回了远眺常山郡山水的目光,他回顾孙轻、王当、杜长等三名小渠帅,只一声令下:“走吧,且先避难于太行山中,而后再做思量。”
“诺。”孙轻、王当、杜长等人遵着张燕的吩咐,和张燕一起下了山岭,引着黑山义军残部人马藏匿到了太行山中。
遁逃山中,避开袁军的张燕,思考起了义军的出路,眼下袁绍一统河北的大势已然不能阻挡,他也无力阻挡。
这个时候黑山义军自然不能头铁的和袁绍对敌,不然义军当下剩余的残部人马,也将一股脑的送个干净,毕竟眼下的袁绍,已经不是他们义军所能对抗的,再与袁绍对敌,无异于飞蛾扑火。
“苟且一时,再做他图。”张燕放弃了和袁绍对阵的念头,决定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根据局势做出相应的举措。
光阴有如离弦之箭,时间来到了建安三年九月底,这一日张燕正在同求见他的公孙续会面,他打量了一眼公孙续悲戚的面色和消瘦的身躯后,抚慰了一句:“少君,你近来形销骨立了不少,虽是因亡父之故,情有可原,但还请保重身体,不然汝先父之仇,却是不知何日可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