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邑闻言细思一二后,他点了点头,同时抚掌赞道:“卿言可谓是为我拨开乌云,使我得见青天也。”

        即已定策,王邑和他的心腹卫固开始着手布置了起来,往东桓输送粮草辎重,避免东桓在守御的时候出现粮草匮乏的情况。同时王邑着人征集郡兵,虽是刚刚召集的郡兵不足堪用,但用来壮壮胆也是不错的。

        在王邑布置的同时,高干,以及为高干招诱而来的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两方合聚,共有兵力万余人,抵达了东桓城外。

        打着先礼后兵,如此不失世家子弟风范的想法,高干派遣了一名口舌伶俐的使者进入东桓,向驻守东桓的中郎将范先宣读道:“将军若是弃暗投明,他日荣华富贵不浅也,而若是俯逆王邑,则家门之祸不远也。”

        说客,说客,无非是威逼利诱四字。是故高干使者的话语中,有对范先三族的威胁之语,也有如石蜜一般的招诱之言。

        言罢,使者静待起了范先的回音,而范先却是眉色一皱,他摆了摆手道:“足下莫要白费口舌,还是早早回去,让高元才前来攻城为宜。”

        作为扎根河东的望族范氏出身的范先,其实对于是谁担任河东太守并不太在意,在他的观点里,不管谁担任太守,他范氏都是郡中望族,数一数二的存在。

        也因此,范先对于舍弃王邑、投效高干一事,其实心里是有一二想法的,但是在听闻高干招诱匈奴助阵后,范先消弭了归降高干的想法。

        无他,盖因匈奴迁入内郡,时不时就会进犯袭扰河东各处郡县,范氏是深受匈奴之患。所以对于匈奴之辈,范先是极其厌恶的。

        恨屋及乌,也由此,范先此刻却是不愿意归降高干,只念着王邑交给他的任务,坚守住东桓,待到高干一方粮草耗尽,趁机进击,一举攻破高干。

        范先的态度,很快被使者传递到了高干面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