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牧刘备屯兵沛城,有意引军助阵,递来书信一封。”郭嘉说起了另一桩事情。
曹昂闻言笑道:“刘豫州身为宗室,今见逆贼猖獗,意欲引军助阵,可见其人怀有一颗忠心,和遣军助阵的刘季玉、刘景升一般无二。”
“恐是非也。”郭嘉摇了摇头:“公子,今者袁术造逆于淮南,先是徐州吕布与之不睦,同袁术相攻,而后江东孙策与书袁术,和袁术相绝,袁术势单力孤,形势衰颓,此将败亡之时也。”
“今者四方宗室诸侯,知晓袁术必败,所以或是出兵,或是助阵,无外乎是贪图讨贼的名望罢了,若言其等忠心耿耿,倒是难以辨别彼等的真心。”郭嘉语气凿凿的说出了他的揣测。
曹昂被郭嘉反驳了一句,他不以为忤,言笑着回了一句:“论迹不论心,刘季玉、刘景升、刘玄德等人助阵朝廷讨贼,说明彼等多少有些忠义之气,不比河北的袁盟主,念于同袁术出自一门,竟不发兵助阵,到如今都没有什么表示。”
郭嘉沉默了,他只淡淡的点头,没有再继续反驳曹昂,曹昂毕竟是上首明公曹操的长子,他于众人会议间接二连三的出言反驳,那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曹操听得曹昂的言论,神色间有些摇摆不定,一方面他感慨于曹昂质朴的品行,却是有可称道的地方,但过于质朴,非是人君该拥有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曹操拽了一句文,他叮嘱了一句曹昂:“昂儿,祭酒的话,还需深思,不可一味的往好处想。”
“是。”孝悌的曹昂又是拱手应诺。
接着曹操给出了对刘备有意领兵助阵一事的判定:“刘玄德麾下关云长骁勇无匹,今者征讨淮南却是有用的上关云长的地方,可发文书回复刘玄德,让其速速引军前来助阵。”
“诺。”郭嘉领命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