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静静听完,良久无语,转而问:“乡中可有学堂?”
“有。”梁仁恭答,“但只有一个教书的老先生,读不起书的娃儿多了去了。”
朱瀚沉吟片刻,忽问:“梁里正可否召几位乡长,共议此事?”
“可。”梁仁恭立即点头,命孩童去唤。
不过一炷香时间,厅内便聚了五六位村老。
皆是朴素之人,虽不识字,却精于耕织与乡务。朱标亲自向每人问安,将一封封民间事迹记于手中竹简。
他不止询问民事,更细细问到他们心中对太子、对王爷、对朝廷的观感。
“朝中之人,我们不懂。”一位白发村老说得直白,“但听说太子在城中救过难民,给过米粮,我们记得;王爷平日赏米救衣,我们也记得。其他人谁是好官谁是空话,我们不晓得。”
朱标听罢,眼中竟微有湿润。他从未如此直白地听到百姓心声,这份无修饰的信任,比千言万语来得更重。
“王爷。”他低声转向朱瀚,“若要百姓记住太子,唯有真行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