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便耐着性子给谭然解释。

        这次科举考试,都是由宋濂宋大人来出题。

        并且朱标在这次科举之中,已经开始选拔不少的人才,即便是能够出得了考题。

        那日后定然也会在宋大人的严格监督之下,能够看出他们的才学。

        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够取代得了,多方位的发展是这次科举最重要的一次改变。

        葛荣跟在朱瀚的身边,从小都是立志要成为有志之士,因此他对于科举的见解比其他的人要更加深刻。

        “这次科举不单单是要看你所写文章,是否能够符合当下大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颗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心。”

        “而你自己所写的文章如何,你心里应该清楚。”

        葛荣的话,瞬间便让谭然哑口无言,

        他近些日子都已经利欲熏心,在科举的考题之中早已不再顾及百姓的死活,通篇都是为了能够加官进爵。

        其中有些文章中,还提出要是想要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必须要提倡国力的强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