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者,为治也。书院者,为学也。今之学问,若不为治所用,终为虚文。”
“当今所争,不过一句‘教本’,然我以为,若民不能读,书再多亦纸。若民能行,一言亦策。”
“我所愿者——庙堂问道,书院问人。教本之中,不止六经,亦应有柴米烟火、人情世故。”
此言一出,鼓掌如雷。
赵澄山门下讲士紧随其后,却不论人事,只引经据典,引用孟子三章,庄子两语,反覆推演“道统归一”。
百姓不懂,听得昏昏欲睡。
第二题:“富民与尊王,孰先?”
陈希文引荀子“王者以富人为先”,又以田间事佐证,讲“若王者为尊而民饥寒,尊不足恃;民富则尊自来。”
有人质疑他贬王抬民,场中一阵骚动。
却见朱瀚亲至高台,笑着扶了他一把。
“讲道者,应敢言人所不敢言。若只是阿附权贵,不若归山种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