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惊鸿略有疑惑,“但这些将领大多数都与朱棣结下了深厚的关系。即便他们心生疑虑,但要完全转变立场,恐怕需要时间。”
朱瀚点了点头,“的确,转变立场需要时间,但我们不急。行动要悄然进行,不能让朱棣察觉到我们有意图。让这些将领逐步意识到,支持太子并不是背离大明的立场,而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朱瀚首先接触了几位在朱棣阵营中较为独立的将领。
“将军,近来风声渐紧,您是否也听说过关于太子的种种议论?”朱瀚在一次宴席上与一位大将交谈,语气随意,但话中却透着深意。
那位将领端起酒杯,神色微沉,低声道:“听说了些,但朝中局势复杂,朱标虽然是太子,似乎并未完全掌控全局。朱棣的势力逐渐庞大,倒是让人心生疑虑。”
朱瀚微微一笑,轻轻点头,“正是如此。而且你也知道,朱标并非没有能力,只是他身后没有足够的力量。若能为他提供些许帮助,太子之位或许能更稳固。你若支持他,日后必能获得更好的位置。”
那将领深深看了他一眼,目光中有些犹豫,最终轻声道:“若真如此,支持太子或许对大明长远有益,但若是太子未来无法真正坐稳,我该如何选择?”
朱瀚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所希望听到的反应。“我明白将军的担忧,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未来。支持太子。”
几次接触之后,朱瀚慢慢地发现,这些将领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之前对朱标缺乏信任和怀疑的情绪,逐渐转为警觉和思考。
与此同时,朱瀚通过一系列手段,让一些重要的军中资源逐渐转向支持朱标的一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