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谦逊地低头:“多谢殿下夸奖,晚生只是尽己所能,为大明的人才选拔贡献一份力量。”
朱瀚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李慕白,你既有此才,本王岂能埋没?本王欲聘你为科举改革顾问,专门负责实务考察环节的筹划与实施,你可愿意?”
李慕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连忙跪拜谢恩:“晚生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朱瀚扶起李慕白,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你即刻着手准备,与本王的心腹幕僚共同商议实务考察的具体细节。本王期待你的佳音。”
与此同时,朱标也在朝中积极筹备科举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他命人撰写了一系列文章,阐述科举制度的弊端及改革后的益处,并分发至各地学府与书院。这些文章迅速在士子中引起了广泛讨论与反响。
一日清晨,朱瀚在书房内审阅着最新的改革进展报告,心中满是欣慰。这时,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禀报:“殿下,太子殿下求见。”
朱瀚放下手中的报告,吩咐侍从请朱标进来。不久,朱标步入书房,面带喜色:“瀚王叔,科举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进展顺利,士子们对实务考察环节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期待。”
朱瀚闻言,微微一笑:“此乃意料之中。实务考察既能全面评估士子的能力,又能激励他们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此乃一举两得之策。”
朱标点头赞同:“瀚王叔所言极是。此外,我还邀请了几位持反对意见的重臣共商科举改革事宜,他们听后也表示愿意支持改革。”
朱瀚满意地点了点头:“标儿,你能如此迅速地说服这些重臣,实为难得。不过,改革之路仍需谨慎行事,不可掉以轻心。”
朱标躬身行礼:“瀚王叔放心,标儿定当谨记在心。不知瀚王叔对下一步的改革工作有何指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