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正聚精会神的,听着这位大爷给他们讲述窝头的来历。

        “制作这个窝头的粮食,名字叫做玉米。知道你们没有听过,这可是咱们大明的英王殿下,专门弄出来的高产作物。”

        “其实这两年,咱们大同府就已经开始试种了。如果不是这次旱灾……”

        说到这里,这大爷摇头叹气一副捶胸顿足的模样:“要不是突然发生了大旱,今明两年,这玉米咱们这边也要开始推广了。”

        王二牛有些焦急的追问道:“大爷,您到是快说说,这东西究竟能产多少粮食啊?”

        食堂大爷伸出一根手指,神神秘秘的道:“告诉你们,这玉米一年可是产一千斤以上。”

        哗!

        好几个还在细嚼慢咽的人,听到这个产量的时候一激动,差点没噎死。

        幸亏旁边有人递过来肉汤,让他们顺过来这口气。

        “大爷,您不是逗我们玩呢吧?”

        “亩产一千斤,这也太夸张了点吧?我们隔壁的赵老实,是最会伺候庄稼的,他们家的地也好。就这样,有一年最多也就产了六百多斤。就这,县令老爷还专程来看过,说是什么祥瑞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