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子行营一般是临时的,官职一般有正副都部署、行军司马、马步都虞候、先锋都指挥使、都监、文书官等等。

        但因为郭宗训太小,在郭荣看来,是不会让他上战场的,也没有那么多事,所以不需要那么完善。只需一个曹彬率领300人负责安保,另外根据需要增设职位即可。

        2、关于三位宰相是否对柴荣忠心,这一点在柴荣活着的时候是毋庸置疑的。

        范质是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后就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正式拜相。

        王溥是广顺三年(953年),郭威临终前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成为最年轻的宰相之一(时年32岁)。

        此二人都是郭威临终前托付的顾命大臣,辅佐柴荣。

        特别是王溥,郭威临终前曾说“吾无忧矣”,意思是让王溥辅佐养子柴荣,他便没有什么忧虑。

        魏仁浦是从柴荣潜府的刀笔吏开始,在显德六年(959年),也就是柴荣北伐期间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还打破“非科第不得为相”的惯例!

        3、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史料记载魏仁浦被封相的时间是显德六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柴荣生病后做的安排。但其实在北伐之前,他的实权就已经相当于宰相,为了方便,书中做了一定的提前,望理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领看中文;http://www.cqtyg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