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方默,沪上最后之防线”

        一个个充满震撼力的标题,配着方默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那张目光坚毅的照片,彻底点燃了全国民众的激情。

        茶馆里,报童挥舞着报纸高声叫卖,瞬间被抢购一空。

        街道上,人们围拢在张贴报纸的公告栏前,情绪激动地议论着。

        校园里,学生们慷慨激昂,将方默的事迹编成话剧,高声朗诵着他的“名言”。

        所有的大夏民众都知道了,在沪上那座即将沦陷的都市里,有一位名叫方默的战将。

        他不仅曾在战场上阵斩鬼子两名少将,创下惊世战功,更在全军后撤的危难时刻,主动请缨,率领麾下将士,毅然决然地留在了最危险的地方,以身为盾,为袍泽弟兄争取生机。

        这是何等的胆魄!何等的担当!

        “方将军真乃国士无双。”

        “有此猛将,何愁倭寇不灭。”

        “愿苍天保佑方将军和他的将士们平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