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内容和他的关系就不大了。
在传染病防止会议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媒体上就已经出现了相关报道,内容都是和赵奕的报告有关的,抛开赵奕本人和成果因素不谈,普通人几乎不会关心类似的医学会议。
所以媒体报道还是集中在赵奕身上。
和医学研究人员的看法不同,赵奕的‘感觉论’放在媒体报道上,就变成了‘合理的假设’、‘大胆的推断’、‘充满想象力的发现’。
等等。
这些词汇放上去,‘感觉论’一下子就高、大、上了。
外界也出现了大量的赞扬,“赵奕就是为科研而生,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什么。”
“在数学研究登顶王座后,赵奕继续开拓了生物医学领域,也有了最顶级的成果!”
“先是2CV-炳氢分子,还有报道不多,但更加被期待的‘天庆蛋白’,人类的天敌--艾滋病,马上就要被解决了。”
“不过,我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会叫‘天庆蛋白’呢?”
“正常情况下,都是这样。应该是有个叫‘天庆’的艾滋病人,他非常勇敢的和病魔做斗争,但最终还是倒在了病床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