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这一点后,马上得到了上级重视。

        上级重视并不表示就能完成,国内的学术偏科的问题就展现出来了,想找研究应用数学的专家很容易,想找能完成一套数学理论的专家就非常困难了。

        这种数学理论的项目,找专门的项目组做也很难完成。

        上级就决定找专门的人去做,能不能做出来是一方面,只能说尽努力去做,能启动一点作用也好。

        刘佟恩是副设计师,他连续找了两个人。

        一个是交通大学的陈恩平教授,他是理论数学的专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同时也拥有计算机的博士学位,附带从事软件中心的工作,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也有精力去完成一项理论研究。

        另一个就是赵奕了。

        从上级提出项目到现在,才只刚过了半年时间,针对一个持续几年可能都做不出来的项目,半年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短暂到刘佟恩都还没有找齐人,更不用说成立专门的研究组了。

        所以看到赵一提交的项目报告以后,刘佟恩还要向上级打报告,找人去专门研究、审核项目,研究组也是申请临时组建的,几个人都是科学院数学所的研究员。

        其中有一个是院士、两个研究员、五个副研究员,能在科学院数学所担任正职研究员,水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几个人一起做研究,对项目报告内容还是理解缓慢,他们也很快找到了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