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织机要是停了,这个冬天可怎么过啊?”
陈阿婆的遭遇,不是个例。
保定、真定、河间等地的织户,都面临着羊毛断供的困境。
有的织户为了拿到羊毛,不得不接受商人的高价,织出来的羊毛布卖得贵,百姓买不起;
有的织户没钱买羊毛,只能把织机卖了,去地里当佃农。
山东济南府,赵记商号的后院里,烛火彻夜未熄。
第三百八十九章蚕丝的替代品
赵老板赵承业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着一串翡翠佛珠,旁边坐着山西的王掌柜、直隶的李东家,还有草原牧政司下辖的部族管事巴图,他原是蒙古部落的小首领,部落归降后,受大明任命管理辖区内的战俘牧民。
赵承业把佛珠往桌上一放,声音里满是得意道:“诸位,咱们这一步走对了!
江南蚕丝不敢碰,草原羊毛就是新的摇钱树。
咱们跟巴图管事说好,包下牧政司的承销点,明着是代收,实则把羊毛都攥在手里,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