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之前偷偷圈了粮田准备种桑的勋贵,连夜把桑苗拉去喂了牲口;
连应天府里,开国勋贵徐达的后人徐允恭,都主动把去年吞并的百亩良田还给了原主,还派管家带着粮种,帮佃农重新耕种。
百姓们看着重新泛绿的稻田,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西圩村的阿福家,新种的晚稻已经冒出了寸许高的秧苗,他娘把之前被埋的半袋陈米找出来,淘洗干净后煮了锅稀粥。
粥香飘在院子里,阿福蹲在田埂上,望着远处巡查的衙役,忽然朝着应天府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可谁也没料到,江南的粮田刚稳,北方的羊毛却悄悄热了起来。
这事得从苏州织户陈阿婆说起。
陈阿婆做了四十年丝绸,去年皇孙殿下推行“改农为桑”禁令时,她还愁着蚕丝要涨价,自家的织机怕是要停了。
没成想今年开春,苏州府的匠作局就送来几台新织机,说是能织羊毛线,还派了工匠教大家怎么用。
“阿婆,您看这羊毛织的布,又软又暖和,比丝绸还结实!”
徒弟小梅拿着一块刚织好的羊毛布,凑到陈阿婆面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