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破烂的衣裳,吃着掺了沙子的粗粮,每日劳作十几个时辰,却只能勉强糊口,稍有不慎便会被地主或矿主欺压,甚至被打骂,孩子更是连学堂的门都进不去。

        而在新洲,这些工匠不仅能得足额工钱,还能吃上好饭,孩子能读书,难怪他们如此卖力,脸上满是笑容。

        “郑大人,这冶炼出的精钢,如何运回大明?海上风浪大,会不会损坏?”

        朱权又问道,心中仍有一丝担忧。

        郑和回道:“回殿下,我们在海边建了一座专用的码头,名为‘钢运码头’,码头的栈桥是用精钢和硬木搭建的,能承受万斤的重量。”

        他往海边的方向指了指,又道:“您看,从这里往南走三里地,便能看到码头了。

        精钢坯冷却后,会被工匠们切成规整的块状,然后运到码头,装入特制的木箱。

        木箱是用楠木做的,防水防潮,箱内还垫着厚厚的稻草,稻草都是晒干的,柔软又有弹性,能防止精钢坯在运输时碰撞损坏。

        每艘船都会配备专门的护卫,这些护卫都是从水师调来的精锐,熟悉海上的风浪,还能应对海盗,”

        郑和语气中满是自信,继续说道:“船上还装了罗盘和海图,都是皇孙殿下亲自审定的,能准确找到航线,不会迷路。

        上个月,我们已经运了五千斤精钢回大明皇城。

        皇孙殿下收到后,特意回信夸赞,说这些精钢正好用来打造新的战船和火炮,还说要再调些工匠来新洲,扩大冶炼工坊的规模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