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稿内容极其详尽,不仅列出了陈年收受怡和贿赂的关键证据(银行流水、录音片段摘要),更将他多年来利用议员身份为和盛和等社团提供庇护、打压竞争对手的几桩典型事件写得绘声绘色,甚至点明了他与罗辉、刘昌之间的隐秘联系。

        通稿末尾还附注:“本报已获得警方独家授权,将于明晨头版头条刊发此重磅调查报道,并同步公布关键证据副本。”

        “陈议员,你的律师到了,你可以要求我们放人。程序上,我们或许不得不暂时妥协。但是,这份通稿,以及我们掌握的所有证据副本,会在你踏出警署大门的那一刻,准时送到《星岛日报》、《明报》、《南华早报》等所有主流媒体总编的办公桌上。同时,我们也会将完整证据链提交给律政司和立法局纪律委员会。你觉得,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声讨和确凿的罪证面前,你的议员豁免权还能保护你多久?你背后的人,是选择壮士断腕保住怡和的名声,还是继续保你这个已经臭不可闻的‘代言人’?”

        陈年看着那份通稿,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

        他比谁都清楚舆论的力量!一旦这些丑闻被公之于众,他的政治生命将瞬间终结,甚至面临比牢狱之灾更可怕的社死!

        律师可以帮他走出警署,但绝对堵不住悠悠众口,更挡不住汹涌的民意和同僚的落井下石!

        怡和?在自身难保的时候,第一个切割的就是他这种“白手套”!督察的话,彻底击碎了他最后的侥幸和依仗。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凄惨下场,

        他颓然瘫坐在椅子上,眼神涣散,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要求见律师的话。

        临时指挥中心:

        通讯器里传来的不再是僵持的汇报,而是振奋人心的突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