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认为,高深的想法更加市场化,才是未来英超、英格兰足球和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路线。

        “进一步限制外援名额,进一步打压外援,到头来只会闭门造车,得不偿失。”

        泰晤士报还根据高深的这番话,深入地剖析了英格兰过去这些年在青训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英足总。

        要知道,每年英超的一大笔收入,都会划出一部分给英冠等低级别联赛,一部分给青训,还有一部分给社区,这些都在英超的支付账单里的。

        那么英足总把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这些年来,英超每年看似都涌现出不少的年轻球员,但真正有几个能够成才的?

        四年前的沃尔科特横空出世,多少人对他寄以厚望,可四年过去了,现在的小老虎还有四年前的风光吗?

        都已经被自己的室友加雷斯·贝尔彻底压下去了好吧?

        “高深说得一点都没有错,英格兰的足球水平要提升,一方面就是要靠市场化和竞争,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青训投入力度。”

        泰晤士报剖析,德国最近两届大赛,之前零六年是本土,那就不说了,这一届南非世界杯,涌现出了托马斯·穆勒和托尼·克罗斯等一批年轻的才华横溢的新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这一批球员恰恰就是德国青训改革后的成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