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现实是,我们的选择似乎更偏向于后者。

        除非灾难直接威胁眼前,对舒适生活产生危害,否则我们不愿正式开始思考。

        这意味着人类从未能在这场与愚昧的战斗中取得过胜利。”

        “佩德罗·伊比利亚,世人眼中的疯子,他在试图挑战伊比利亚的秩序,他提出的一切抨击[电子通道]的观点,都只会变为敏感性的禁忌话题而已。”

        “每一个现存的大型社会都存在地位的差距,这是这个社会的秩序体现,是当下这个社会所维持的平衡,只是有些平衡点很陡峭而不太稳定,有些平衡点较平缓而能长期稳定;任何惊世骇俗的初始条件都存在敏感性,每一先辈个体的早期差异可能会在社会系统中引起巨大的影响——这与混沌理论中的“初始条件敏感性”相对应,即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未来演化的巨大差异。

        社会系统的平衡点越陡峭,越容易从当前的平衡点滑落,所以一直需要大量的力气去维持,同时进一步地塑造这个平衡点的陡峭;社会系统的平衡点越平缓,就越容易保持在当前状态,需要维持的力量也就越小,同时进一步地塑造这个平衡点的平缓。公共系统需要大量力量来维持某些平衡状态,即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规则能够产生自我调整和自我组织的能力。

        国家需要异常严苛地控制边界条件以及保持大量的能量输入,同时随着系统的能量增加,输入能量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

        靠着[电子通道],伊比利亚很容易就平衡了这个点,但是,佩德罗却想要撬动这个点,他想要破坏当前的社会平衡。

        而引入激进变革所需要克服的问题就是——社会对于路径的依赖性和对当前福利制度的依赖。”

        “这些东西不是佩德罗能够轻易改变的,当他对[电子通道]表露出敌意的时候,他就注定会成为逆流上那块被不断的冲刷的岩石。”

        “为此,他失去了伊比利亚这个让他引以为傲的姓氏,从世人眼中人人称赞的天才佩德罗·伊比利亚,到被人人所唾弃的人类背叛者佩德罗·米格尔赛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