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总伤亡人数超过200万,其中北极熊国陆军伤亡约110万,日耳曼帝国陆军伤亡约150万。

        士兵存活时间极短,北极熊国陆军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不足24小时,军官仅3天;日耳曼帝国陆军士兵每天损失约2000人,一个4000人的部队投入前线后仅剩不到20人,若士兵存活三天,甚至有可能可因军官大量阵亡被提升为团长。

        平民也死伤惨重,战役前斯达林格勒有80万平民,战后仅剩7850人。

        存活的妇女和儿童只能躲藏在下水道中靠老鼠和污水维生。

        因此这场战役也被称为“人间活地狱”和“二战绞肉机”。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惨烈的战斗,绞肉机中的绞肉机,又是哪一场呢?

        答案是“马马耶夫岗高地争夺战”。

        从9月13日至次年的1月31日,双方围绕高地展开200余次大规模冲锋,山顶易手超过14次。

        日耳曼帝国陆军单日向高地倾泻20万发炮弹,浮土被翻起达3米深,地表温度因爆炸升至60℃以上。

        当日耳曼帝国陆军炮火将这座102米高的山岗轰成焦土时,北极熊国陆军士兵在弹坑中爬行,用战友的尸体堆砌掩体。

        近卫第13师的士兵像“钢铁铸成的人偶”般发起冲锋,政治指导员帕坚科刚投出手榴弹便被机枪撕碎,后续的士兵踩着血泊继续推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