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来搭把手出力的确实是孩子三奶奶几个儿子和大孙子,这些雪中送炭的人情忘不了,也不能忘。

        孩子三奶奶二儿媳如今虽说有些话不好听,说啥他家能有今日咋地咋地就是占了她那一房头好风水啥的。

        早前咋不这么说?

        不孝的玩应儿当初分家出去咋恨不得住的离婆婆老远,如今倒有脸说啥这块地按理是她那一房头的了!

        他都懒得搭理那娘们,实在是欠孩子三奶奶的恩情太多了,还都还不清,但,那娘们想占便宜?

        想啥美事!

        “大伯,如今这院子,我还没和三婶提起,不过我心里琢磨想回头转给三婶大孙子,他家小子如今就三个了。

        他这还远远不到三十,瞅着还有得添丁,人丁旺的,等孩子挨个长大,不用十年,那院子住着就不宽敞了。

        我那院子那块地原先有茅草房的,三叔原本想等大孙子要成亲了改建的,是三婶心疼我,劝的三叔转让给我。”

        周老秀才哪怕年轻时不曾在村子里常住,时至今日哪还不知他那位长了热心肠的三嫂帮衬了不少这侄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