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书院的藏书阁是每位学子可以借书抄录,但藏书阁只收秀才相公,或是举人老爷抄录的书籍。”

        确实如此,径山书院里面秀才以下的学子可以抄书自用,就是不收一张纸,据说是为了避免耽误他们学业。

        这个理由很牵强,但能进径山书院学习的学子,哪位家境差到交不起束脩,即使有贫寒学子也是考进去的。

        这一类贫寒学子就不单免束脩,和廪生在县学府学的待遇差不多,吃住也全免不说,基本上月考旬考奖励都是囊中之物。

        偶尔有失手,马有失蹄的时候,即使还无功名有衙门贴补一二,也无伤大雅,除非次次失手,一年后倒是被取消福利了。

        但福利也不是一下子全部取消,先是第一年免交束脩,到第二年还是维持原状或是还退步,那下一年就要真章了。

        也就是说只要是凭真材实料考进径山书院,且是前五的学子,无关家境如何,径山书院都会给三年时间。

        再则一般能考进径山书院的学子,虽说并无限定非得通过府试的童生为起点方可去参加考试,但水平还是差不多的。

        最起码要有能通过县试的水平,太差劲,即使有推荐书,第一关笔试就被刷下来了,想都别想在径山书院求学。

        要个个都能靠关系进径山书院入读,岂不是乱套了,还何来的北地名副其实第一书院之称。

        “……随后昌叔就问大老爷可是打算送七郎少爷去考径山书院,大老爷只摇头不啃声,倒是老太爷开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