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花银子的是笔墨纸砚,还有逢考买书,禀生认保,路费等等。
像孩子大伯第一年去府城参加府试。
光是上书坊买两本书就花了两亩良田的价,加上路费,到府城住客栈等等开销。
他至今还记得得知老大落榜时一下子脱力的感觉,却还不得不咬破舌头清醒过来,硬撑着撑起那个家。
倒是如今,既然孩子一早连礼都已准备妥当了,这会儿还是赶在周秀才讲课之前先办正事要紧。
周秀才年轻时也有几分才名的,可连续考了几次乡试,却屡次无功而返。
久而久之,他自己都没信心了就回村开办学塾。
一则子嗣艰难,独木难成舟,独树难成林;二则也算教书育人,惠泽一方;其次,可以一边教书,还能一边教导儿孙。
自从他回村开了学塾以来,不止本村,附近几个村子家境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都将孩子送来进学。
有些是为科举,希望能改换门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