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钟虽然研究了话剧一辈子,但他曾经是中戏的校长,显然比赵又亮看的更远:“话剧、电影、电视剧市场的扩大,需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每年学校扩招生源,如果话剧市场也能商业化,学生们就多一条出路!”
“电影也一样,文艺片要有,商业电影更重要!”
“我倒是觉得,陈愈做这一台话剧的意义,不亚于他电影的大卖!”
徐小钟,当然要支持自己学校的学生。
再说,他也没觉得这台话剧不好,就是有点太前卫了,跟传统的经典话剧,完全不一样的路子。
不过之前中戏有过几部不错的话剧,都是没什么名气的导演、编剧和演员,成本也不高,例如《翠花,上酸菜》,但市场的反馈非常好,不仅让演员成名,也让导演、制片等等赚了大钱。
其实,这才是徐小钟想要的话剧市场。
有时候,话剧太过曲高和寡,很多演员饭都吃不起了,剧院还不让他兼职。
戏曲、杂技等等,何尝不是如此?
相声之前也不是主流,郭德刚让很多说相声的赚了钱,有了饭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