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愈倒没想到,问题还出在自己身上了:“我随便啊,我都可以,你们选好了话剧,我来挑——”
懂了!
谁特么都想跟自己排在一起。
他演技好,其他人哪怕接不上,老师们也会格外的关注,这都是加分项;要是表现的出色,那很有可能分数会高一些……这就跟一部烂剧用了知名的影帝一样,观众会冲着这个影帝去看。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那也要看是什么凤尾。
陈愈选的话剧,也就七八个人,哪怕3-4句台词,在很多学生眼里,也比其他话剧的主角来得好。
可能他们想法是单纯了,但确实是很现实。
这是很多人下意识的一个反应,跟陈愈一组,会好很多;更关键的是,陈愈艺考时,排练的那个小品《不差钱》,很多人都知道。
刘一菲、杨硕几个,就靠着他拿了高分。
你说当时刘一菲有演技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