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震惊了,种植玉米需要100--150天,水稻和小麦时间更长。
农业是靠天吃饭,土地、降水、积温、肥料缺一不可。如果可以工业合成,那岂不是任何限制没有了,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粮食从生产线上汹涌而下。
“可以用在大明时空吗。”杨凡呼吸急促的问道。
大明马上就要进入全国性的大饥荒了。杨凡的粮食仅仅够维持他自己的体系。因为除了农民外,他还养了太多的工业工人。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
他用鸟粪、高产种子,抽水灌溉增加出来的粮食产量,全都消耗一空了。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有救灾的粮食储备。
幸好他现在大力发展海洋捕捞,提供了大量的鱼肉和海带等海产品。极大的补充了副食品,能省下一些粮食储备起来,作为应急之用。
之前几年,他的产出粮食是不够的。每年都要传送大量的现代粮食过来补足缺口。这些粮食主要是国内粮库每年倒库出来的陈粮玉米。剩下的大米主要是非洲之角从印度进口。大豆和小麦则来自美洲。
“技术不能,不过,你可以在非洲之角建立工厂,产品可以传送过来。”瑶光回复道。
这样吗,那也可以啊。
至少杨凡不用冒着风险,去做大宗采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