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还是只携带了弯刀。毕竟现在漠西蒙古,也不如当年他们崛起的时候了。那时候,很多蒙古骑兵都带着小斧头。斧头破甲是非常好用的。既可以投掷,也可以抡起来砍板甲。
即使一两下砍不开,也会造成板甲的甲面变形,造成骨折和内伤。当年在欧洲,对付波兰立陶宛匈牙利联军,见识过板甲,但是都被蒙古人用套马索弄下来,用马蹄踩死了。
他们这些人里,只有三成不到有携带铁锤头和铁蒺藜。
可是杨凡的兵,人手一支消防斧。都是背在背后的。这是他们安营扎寨必须的工具。砍树非常好用。
当然,用这个破甲也非常好使。这东西是现代传送来的,用途之一,就是用来砍防盗门的,用于火灾时破障用的。
京营此时把弩背了起来,拎起来雁翎刀,或者消防斧。三眼铳手则拎起来三眼铳作为打砸兵器。长枪手则六人一组,组成三角形对外刺杀。
尽管卫拉特人占优势,但是,京营组成了班组作战的队形。他们组成三角形,背靠背,不给敌人打砸他们后脑的机会。正面硬钢,他们不怕任何人。
哈喇忽刺惊讶的看到,尽管卫拉特骑兵下马冲了进去,但是,京营的队形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三人、六人,或者十个人的一组队形。他们一点都不慌乱。
他们放弃了防线,但是并没有溃散和混乱。而是重新组成了更小的队形。
尽管失去了盾牌阵的掩护,他们抛弃了大将军炮和佛郎机炮,以纯步兵组成了三三阵。
这些最小只有三个人的队形,背靠背组成一个三角形。不论你从哪里进攻都是正面对敌。根本没有机会绕到背后攻击。
本来卫拉特人设想的,他们人高马大的,一冲进去,就会造成敌人的混乱。只要进入乱战,他们就有格斗的优势。他们不仅强壮而且灵活,快速移动,走位迅捷,绕到敌人的后面攻击敌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