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年轻时,都有一个英雄梦。

        当年13岁的吴三桂,看着熊廷弼传首九边。小小的心灵里不知道起了怎样的波澜。他少年时崇拜的英雄,竟然落得这个下场。

        从檀道济的自坏汝万里长城,到岳飞的风波亭。以前只是读书看到的故事,而今天,他亲眼看到了大明的翻版。

        那天他舅舅祖大寿,拉着他的手,指着那颗头颅告诉他。

        这是东林对不合作者的警告。

        这世上很多时候,最大的道理,就是生存。

        袁崇焕此时也在辽东,看着城门上的木笼里那颗目眦欲裂的首级。他悲愤的写下了《哭熊经略二首》诗。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授夜谈兵。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家贫罄尽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

        他最后一句话,说出了真相。他老师之所以不放过熊廷弼,就是因为他太善于用兵了。他挡了人家的财路。人家已经形成了共识,辽东要以修墙为主。

        吴三桂是真想明白了,神马大明,神马大清,都踏马的是用来给自己谋取好处的。不管哪个朝廷都是不值得忠心卖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