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主政辽东,采取的军事部署,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既有沈阳、辽阳、开源、铁岭等坚固据点城市为依托,同时有机动骑兵体系动态防御。
大纵深防御,以战为守,战守转换。把努尔哈赤搞得,束手无策,只能蛰伏。
不是明朝军队打不了仗,而是后来的军事策略根本就胡来。否则一样的条件,熊廷弼为什么玩得转,王化贞就全都搞砸了。
熊廷弼被搞下去,是因为朝廷里的勋贵、阉党、文官都在出于党争的需要,养寇自重。熊廷弼的路线和历代对北方民族的战争是同一种手段。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李世民他们都是这么打的。
可是奇怪的是,熊廷弼被弄下去了之后,大明开始了奇葩的打法。这种打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种打法就是这位帝师做的第三件事,修筑关宁锦防线和组建关宁军。
第三件事,修墙。历史上可有靠一点点的往前修墙,把敌国打败的例子吗。这得有多荒唐。
他们变熊廷弼以攻为守策略,为以守为守的策略。基本上再也不攻了。就是闷头修城堡,一点点的往北方推进。
可是,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四百万两,他亲手建立的关宁锦防线,一共花了300万两的营建费用。此外每年维护城堡也要80万两。还要一年五百万两军费养着关宁军。
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打仗虽然花钱多,但是大规模的战争持续时间很短。花上一千万两,把事情解决了,也就是了。熊廷弼的做法是正常的做法。
而他们东林搞得这个30公里宽,185公里长的防线。每年都要花掉让财政破产的钱。从天启朝一直到崇祯倒台。足足二十年。把大明的血都抽干了。
古往今来,就没有这么玩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