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和邬先生转过头去。发现了惊人的一幕。在正面的角度看下去,这块玉玺是白色的,可是偏转角度再看,居然变成绿色。

        杨凡心里一阵激动。是蓝田玉没跑了。又是一个和史书上记载相符合的特征。

        邬先生显然早就发现了,平静的坐着。随后邬先生把传国玺的历史娓娓道来,杨凡和夫人们,还是第一次如此完整的听到,传国玺的传承历程。

        但邬先生并不认为这东西是和氏璧刻的,认为就是一块上好的蓝田玉做的。

        他介绍说,这枚玉玺上的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着名玉匠孙寿雕刻,水平极高,象征着始皇帝的权威。

        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

        玉玺由此失落。这是第一次玉玺丢失。后来,玉玺多次丢失。但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此传国玺奉上。

        传国玉玺复归秦。林月如认为这事有些离奇,扔到八百里洞庭,还能再被打渔的渔网捞出来,这也太凑巧了吧。

        会不会是秦始皇又刻了一个,编个故事。小娘皮插话道:“老爷,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东西可不好伪造。当时大量公文上都有印鉴存留。丢失的时间短,见过的人非常多。”小娘皮的话有道理,并不能说明献上的玉玺是假的。

        因为当时的人都熟悉玉玺,假的真不了。今天公司公章也不好伪造,更不用说两千多年前了。

        找回来肯定是要继续用的,如果印章不一样。那下面的人不敢奉诏,就麻烦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